此次疫情,几乎可以看成是中国整个医疗系统与病魔的对决。
而在“战役”的核心地带——湖北,更是集结了中国最精锐的一批医疗队,若不是此次疫情,我们几乎不可能看到诸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山东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等几乎中国所有的著名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并肩战斗的场景。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此次疫情对整个医学类学科的发展也许是一个利好(不少医学院和生科院的论文估计会井喷一波),最重要的是,对医疗系统形象一次极为重要的扶正。
同时,最近几年在高校持续的“医学热”也会持续下去,医学资源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这股热潮接下来如何,目前难以下定论。
如今,合并医学院校的声音再度高涨,我们就一起来再聊聊这个话题。
但是,目前的独立医学院校的未来或许更加值得探讨和深思。
各省独立医学院校汇总(部分)
以上的统计,不包含军事类院校,主要以冠名大学的医学类普通院校为主,部分省份,如河南,江西,无医科大学,则列出省内主要医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
独立医学院校,众人口中的“小媳妇”,强势院校口中的“肥肉”?
无论从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将地方独立医科医学院校合并的声音一直非常响,尤其是同城有强势重点高校的医学院校,更是年复一年被“合并”,各种版本的合并方案不可谓不齐全,我们就简单列举一下。
首都医科大学——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有自己的医学院,但是成立时间短,积累有限,无法与同城合并完北京医科大学的北京大学相抗衡,加之北大医学势头愈来愈猛,要想凭借目前的资源,清华怕是永无出头之日,不少人一直呼吁清华大学抓紧合并首都医科大学,但是多年过去,这也仅仅停留在部分人的呼吁,据传首医非常抵触,也由于首都医科大学实力强,清华合并恐怕很难实现。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
尽管有医学院,但是由于医学实力薄弱,南大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一直颇受制约,其文理的学科结构一直被认为是南大在更进一步冲击世界一流院校的障碍,而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大表现低于众人预期,而几个综合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表现强势,更让部分人认为,南大必须加速合并步伐才能追上他们,保持“华五”身份标签。
无奈的是,合并南京医科大学,从目前来看,是不现实的。
当然,多年来,网上的“教育部长”们,还热衷以下高校的联姻合并,我所列举的也是一部分:
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大学
由于医学院校普遍学科相对少,学校规模不是很大,不少院校专业维持在三十个左右,如:南京医科大学24个本科专业,徐州医科大学27个本科专业,山西医科大学29个,重庆医科大学34个。不像一些理工科高校,动辄七八十专业,加之“诱人”的宝贵资源——附属医院,多年来一直被不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高校觊觎。
随着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自建医学院,这些多年来呼吁的合并,事实上已经暂时破产了,诸如以上实力不俗的重点高校都无法促成的事情,各省属高校恐怕更难以实现。
因为,合并本来就不是简单1+1,而且医学院校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加上附属医院,就不一定了,涉及卫健委等多个部门,合并医学院校,更是难上加难,若是跨市,则像天方夜谭。
地方独立医学院校的困境
文理医工俱全的综合大学越来越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现在综合大学也在快速改变学科的排名和旧有格局,其中,由于现在对高校科研和排名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占比越来越大,各高校对医学投入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以下是部分高校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占比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医学已经成为了大头,在上海交大,医学占比甚至超过了50%,在新的导向下,有医学院的学校,加大投入,没有医学院的学校也想分一杯羹,没有医学院,不能合并就自建,总之不能缺席每一次浪潮,是部分高校的信条。
似乎,现在医学院已经成为顶尖高校的标配,没有医学院,你都不好意思出来走两步。
而地方院校的参与更是让医学院的建设显得热火朝天。
向上,顶尖的综合大学已经牢牢占据了金字塔尖,向下,其他有医学院的综合大学竞争也让越来越多地方独立医学院校越来越吃力。
资金和项目都没有很大的优势,反倒在目前医工结合的政策导向中,由于学科结构相对单一,不停吃亏,在人才引进中,很多地方医学院校也不乐观。(当然,除了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这类强势的一方霸主)
被合并的医科大学,发展都怎么样?
有好的,合并完双赢。
如:四川大学合并完华西医科大学,这些年华西的医学依旧强势,口腔医学霸主地位无可动摇,整体发展不错,而且合并进入川大,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
也有一般的,不太好的。
湖南医科大学既湘雅进入中南后,帮助中南大学超越湖大,坐上了湖南一哥的位置,但是老实讲,发展还是不错,只是也有不如意的,就是在双一流中折戟沉沙,中南大学的医学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一流学科。
同样的还有吉林大学,它的白求恩医学部也没有一个医学类的一流学科。
合并之后的发展好坏,取决的因素很多,学科的互补性,原有院校的实力,也包括国家政策定位等,学校主要领导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单纯说合并好坏的,都不可取。
合并还是不合并?
医学是人类伟大的智慧结晶,个人认为,尤其是手术,更是人类技艺和科技的完美融合,而随着发展,西医现在是主流,将来也仍然是主流。
已经不是合并不合并的问题,目前的形势来看,大规模的合并已经不被允许了,多所原985/211都选择自建医学院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而且国家已经在着力引导高校内涵发展,打造高峰学科,在此时,再盲目做大国模肯定是不现实的,而且,一旦开头,恐怕很难收住,教育部断然不会这么做。
地方的医学院校也不必过分担忧,譬如南京医学大学,凭借近几年的优异表现,事实上已经拿到了双一流的门票(如果非要按实力来),学科评估,ESI,国奖都足以吊打一的双一流高校。
不少地方院校也都有着几十年的积淀,在人才培养和学术方面都有所成,在之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只要下功夫,还是很有机会的,即使不合并,在国家深化医疗资源分配体系的导向中,独立医学院校仍然大有可为。
毕竟,医学院有自己的护城河,附属医院不是说来就来的,建医学院学校自己可以建,附属医院呢?
不过,不少省份的高校分布确实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了,包括削减部分高校的数量,优化资源配置,而不得不承认,合并确实也是其中的一个选项。
如果条件成熟,在强力政策支持下,有条件地互补性合并,也未尝不可。
只是,那不是现在,也许在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