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将更名为河南第一医科大学?学校工作人员:尚未定稿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实习生 杨娜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上,近日流传一份题为《关于成立新乡医学院更名河南第一医科大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的红头文件照片。

网传照片显示,河南新乡市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网传图片显示:“为支持新乡医学院更名河南第一医科大学工作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新乡医学院更名河南第一医科大学工作领导小组。”

12月23日午间,澎湃新闻记者致电新乡医学院校长办公室询问此事。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学院改名大学的工作正在积极申报,申报能不能成功取决于教育部对于学院的评估,现在只是学院的一个意向,现在还没有正式的文件。”

对于新乡医学院是否使用“河南第一医科大学”的名称,上述新乡医学院校长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学院方面尚未确定最终方案。

同日下午,新乡市政府办一名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新乡市政府方面近年来一直支持新乡医学院打造高水平医科大学,但对于是否使用“河南第一医科大学”名称,目前并未听说有结论。

新乡医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学校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学校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1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专家组好评;2016年成为“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20年,学校“免疫与模式动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国家“111计划”。

新乡医学院对于“更名”一事也筹谋已久。早在2013年,河南教育厅就曾发布公示,该省有7所高校更名,其中即有新乡医学院拟更名为“河南医药学院”。不过,包括新乡医学院在内,彼时公示中的7所高校均未使用拟更校名。

有网友2020年曾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新乡医学院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中原医科大学”“平原医科大学”。

河南省教育厅去年12月17日对此回应称,《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河南省教育厅称。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施佳慧

区域内排名前五的医科大学适合本地考生,就业率相对较好

想要报考医学专业和医科大学的高考生,建议首先还是要仔细了解一下想要报考的医学专业的具体情况,如果了解之后还愿意报考的话,高考分数较高的可以考虑实力更强的医学院校。但如果高考分数优势不大的话,可以考虑报考自己本地的院校,毕竟未来在当地就业的话,本地的医学院校认可度和在本地的口碑还是比较好的。

今天分享的这几所医科大学在本地排名能够排在前三,很适合本地的考生报考,毕业后就业率不错,同时认可度也比较高。当然医科大学的录取分不算低,所以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报考,同时医学专业中也有一些的专业名称相似,但发展方向不同,报考也是需要了解的。感兴趣的高考生可以参考,但学医还是需要慎重的:

1、天津医科大学:位于天津,如果未来准备留在华北地区工作的话,尤其是想要留在天津工作的话,可以报考天津医科大学,性价比很高。学校最好的临床方向是肿瘤,在全国都算是顶尖的,其实神外、内分泌、神经内、泌尿外以及眼科都是学校的强项,虽然眼科不算是全国最好,但每年毕业的学生都会被单位预定,在华北地区还是不愁就业。

2、中国医科大学:位于辽宁,因为不是211大学,所以很多学生报考中国医科大学也比较犹豫,但如果是准备学医的话中国医科大学在医学圈子绝对不会拖后腿,无论是保研还是工作都是很受认可的。尤其是在东北三省,实力很强。不过在南方的认可度不算高,但整体行业而言,学校的皮肤科、检验、内分泌在全国都是排名前列。

3、新疆医科大学:位于新疆,由于地域位置的限制,新疆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起内地的医科大学,竞争力略显不足,但新疆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如果未来准备在西江或者西北地区发展,竞争力还是很强悍的。很多西北地区的地级市三甲医院都有录用机会,学校的各大附属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本校的学生。平台不差,虽然全国排名不算高,但研究生的性价比还不错。

4、宁夏医科大学:位于宁夏,地域位置不算很好,而且宁夏的发展不是很快,所以宁夏医科大学的分数不算高,当然在全国的排名也不靠前。但学校也是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验高校,地区发展不快但学校的师资力量不错。毕业生在省内的就业很不错,出了省的影响力不是很大。

5、海南医学院:位于海南,位置算是比较特殊,报考的也多数都是本地的学生。学校环境还可以,总体的学习氛围还是比较不错的。大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还是挺高的,学习风气在海南各高校算是比较好的,学校面积不算很大,但校园很美。因为是海南唯一的医学院校,所以教学质量还是可以的,至少在海南本地的就业率挺高的,但不太建议内地学生报考,在外省的影响力较低。

最后,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填报志愿、高考、大学、专业、家庭教育等相关的信息,可以关注我!

滨州医学院:努力实现2023年学校更名目标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

山东医科高校滨州医学院近日发布的官方报告提到,到2023年力争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

11月30日,滨州医学院网站发布的《滨州医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提到,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3年,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专业实力、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水平、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办学优势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实力大幅跃升,力争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2年烟台校区投入使用。

滨州医学院网站介绍,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学科为优势,残疾人高等教育、康复高等教育为特色,医、理、工、管、教等多学科门类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医学院校。

近年来,滨州医学院一直在努力实现更名升格医科大学的目标,并获得了滨州市和烟台市两地的大力支持。

譬如,2020年7月,烟台市政府网站公布了文件《第134064号:关于建议加大高等教育扶持力度,助力烟台发展的答复》。该文件透露,2019年12月31日,烟台市已经以市政府名义向省政府呈报《关于支持滨州医学院创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请示》。

另外,《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支持滨州医学院滨州校区扩建并升格医科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而《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支持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更名升格大学”。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刘威

中国医科大学在长征中走了25000英里

光明日报记者刘勇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在中国医科大学第十四期学员申玉英的毕业证书上,毛泽东同志的两行题词苍劲有力。

1941年夏,红军卫生学校第十四期学员作为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的第一期学员即将毕业,毛泽东同志为十四期学员欣然题词。题词不仅印在了第十四期学员毕业证书上,也深深地印在中国医科大学人的脑海中,更成为指引全国卫生界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座右铭。

毛泽东主席来中国医科大学为师生作报告(油画)胡乃敏胡珊珊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医科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参加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并在长征中坚持办学而且走完全程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这所学校播种在井冈山,诞生在瑞金城,锤炼在长征路,成长在延河畔,驰骋在东北疆场,腾飞在辽沈大地。中国医科大学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医学教育界的著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图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十四期学员申玉英的毕业证书,证书上有毛泽东同志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中央军委总军医处处长贺诚向中央军委提出创办军医学校的建议并得到批准。1931年11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瑞金宣告成立。军医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正规学校,学校从红军中招收了25名干部和战士作为军医学校的第一期学员,1932年2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第一期学员在江西雩都(今江西于都)举行了正式的开学典礼。军医学校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军医学校的历史。

军医学校师生除上课学习外,还要参加各种战地救护工作,赣州战役、龙岩战役、水口战役等,在战火中成长。1932年10月,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卫生学校跟随中央纵队过湘江,战黎平,四渡赤水,两过乌江,强渡大渡河,走过茫茫雪山草地,最终到达延安,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路上,师生们克服各种困难,一边战地救护,一边学习。校友王斌、李治等成功救治了身患阿米巴肝囊肿病的时任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和大批伤病员。第六期学员在长征途中毕业,创造了医学教育史上壮丽的篇章。

1931

1931年11月20日,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江西瑞金成立。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江西雩都举行开学典礼的大礼堂。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1933年初,苏区报纸《红色中华》有关军医学校的报道。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学校在长征途中用过的药箱。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参加过长征的涂通今、刘夕青、朱剑鸣等部分校友1936年在甘肃庆阳合影留念。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1940年,学校迁至陕西延安并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图为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旧址礼堂。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延安办学时期,学员在做化学实验。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1945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奉命从延安出发,赴东北办学,1946年7月到达兴山(位于今黑龙江鹤岗)。图为兴山办学期间,学生在上病理实习课。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11月2日中国医科大学迁至沈阳。图为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和平校区内的题词碑。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迁至沈阳沈北校区。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2021

2021年4月24日,中国医科大学“新长征再出发”大型义诊活动,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下启航。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学校随军开到山西抗日前线,并改名为八路军卫生学校,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及其他战斗,在炮火硝烟的战场上、在敌人出没的占领区,师生们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篇章。1940年3月,学校迁至延安,同年9月,经毛泽东同志提议,在延安办学的红军卫生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1940年底,毛泽东同志又一次来到学校,为全体师生作报告。他强调,要好好学习白求恩对病人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治疗工作中不能马虎大意。1941年7月,学校举行了建校十周年的展览会,毛泽东同志来校参观,写下了“办得很好”四个大字,朱德总司令题词“埋头苦干”。

今年4月24日,在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医科大学十四期毕业生题词80周年之际,中国医科大学“新长征再出发”大型义诊活动,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下启航。学校师生代表、各地校友、红医联盟院校代表等组建90支医疗队,义诊医疗专家涵盖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慢性病、肿瘤、儿科疾病、公共卫生、地方病等领域,在红军长征及办学迁徙路径沿线16省的100个县义诊惠及百姓超万人。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11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今年总招生计划为5260人,比去年增加400人

高考成绩公布后,高考志愿填报将提上日程。为了帮助省内外高考生更加深入有效地了解山东高校,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对省内高校的特色和亮点进行了梳理汇总。

以下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概况:

问:学校的招生计划是多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21年招生总计划5260人,均为本科计划。相较2020年,今年总计划增加400,增幅8.2%。外省计划大幅增加310,为1118人,增加幅度为40.8%。招生省份增加江西、重庆和广东3个省市,达到26个。山东省本科计划增加90人,达到4142人。

问:专业设置上是不是有所变化?

1、新上三个专业:麻醉学设置60人,办学地点设置为“第一学年在泰安校区,自第二学年起在济南校区”。药物化学50人,医疗保险40人,办学地点均在济南校区。另外,新增校企合作专业-护理学(航空方向)按照合作协议设置30人,以上共计180人,均在省内招生;

2、撤并专业2个:(1)信息工程,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相近,原计划撤并至医学信息工程专业;(2)劳动社会保障,由医药管理学院全部转至医疗保障学院。

部分专业扩招:基于近年来社会需求和考生报考意愿,以及考研就业情况,康复治疗学、临床药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等专业均扩招1个班(30-50人左右)

问:各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什么要求?

各专业选考科目大致情况为:1.医学类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眼视光学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等专业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两门科目必选;2.医学相关类专业,比如预防医学、临床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3.电子信息类、计算机和物理等学科选考科目为物理必选;4. 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和语言类未设选考科目要求。还有一些专业具体选考科目查询可登陆我校本专科招生信息网进行查询。

往年的报考,2020年之前学生按照自己的文理分科,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兴趣特长,科学填报志愿即可,注意不能跨文理大类。而2020年起山东省采取“3+3”招录模式以后,各位考生在报考我校专业时,就需要结合自己的选科,和学校的相关专业选考要求,科学合理报考。比如学生的选科为“物理+化学+生物”,那么这种组合我校所有专业均可以报考。而如果是“物理+地理+历史”,那么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眼视光医学是无法报考的,但是可以报考医学实验技术、计算机等医学技术类、工科类专业。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这五所大学闭着眼睛直接申请考试?虽然她既不是985/211,也不是双头等舱

经常有家长问:

上不了985/211,难道就没有好专业能选了吗?

想上一个好的专业,但是分数不够怎么办?

张老师,有没有高性价比院校推荐?

……

诸如此类的问题

偷偷告诉你:

只要你会选

很多非双一流/985/211高校,也很不错!

那么,如何根据目标专业去选择好学校呢?

除了我们之前说过的几种方法,

没看过的,戳:张雪峰:强推这26所部级直属高校!重点是,分高分低都有的选

其实还可以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里来扒一扒。

我们以医学类专业为例,看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里,有哪些学校上榜了?

又有哪些非985/211/双一流高校在实力排行榜之上呢?

一、医学类学科评估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里,医学类专业主要分成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9个专业类别。

关于上榜高校——

(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有底色的为双一流高校。)

01、基础医学

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43所,本次参评38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78所。

02、临床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52所,本次参评48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86所。

03、口腔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16所,本次参评15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39所。

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34所,本次参评32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54所。

05、中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20所,本次参评20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37所。

06、中西医结合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32所,本次参评32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54所。

07、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41所,本次参评37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104所。

08、中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24所,本次参评22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43所。

09、护理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23所,本次参评22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59所。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唯一一个有3个医学类一级学科获评A+的高校,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则均有2个医学类一级学科获评A+。

二、B级及以上的双非院校

在医学类院校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金字塔尖,但是分数要求也很美丽。很多想上医学类专业但分数不够高的同学,只能望而却步。

那有哪些医学类专业比较好的非985/211/双一流高校呢?

01、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个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评A+,4个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获评B+,1个一级学科(药学)获评B。

另外,南京医科大学还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

截至2021年5月,拥有25所附属医院和50多所教学医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

02、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2个一级学科(临床医学、护理学)获评A-,2个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获评B+,2个一级学科(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获评B。

另外,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始建于1960年,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2001年2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

虽不在“双一流”之列,但是在医学界很有名气,而且学校学习氛围好。截至2020年5月,她拥有19所附属医院,毕业后找工作也不愁。

03、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个一级学科(临床医学)获评B+,4个一级学科(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获评B。

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国家卫生部部属高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创办于1931年11月。

1940年在延安,由毛泽东同志提议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1911年建立),1949年接管合并原私立辽宁医学院(1883年建立)。截至2020年12月,拥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性医院。

04、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个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评A-,2个一级学科(临床医学、药学)获评B+,1个一级学科(护理学)获评B。

哈尔滨医科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国家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

学校前身是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9月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和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截至2021年3月,拥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

今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医学技术类里有4个专业在山西省是二批次招生哦~

05、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3个一级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获评B+,3个一级学科(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获评B。

南方医科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2004年8月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13所直属附属医院,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另外,医学类专业有很强的地域性,家长及考生在选专业的时候也要注意哦~

当然了,距离第四轮学科评估已经很久了,这期间也有许多高校的医学类学科发展突飞猛进,已然具备了冲击A类、甚至A+学科的实力。

欢迎评论区,补充推荐~

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上海大学与温州医科大学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圆满成功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11月13日上午,在2021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开幕式现场,上海大学与温州医科大学正式签署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和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两校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在现场共同见证。

李校堃校长代表温州医科大学对刘昌胜校长一行来访表示了热烈欢迎。他指出,温州医科大学与上海大学同处长三角区域,是培养服务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同盟军,期望以此次两校签订人才合作培养为契机,依托高水平科创平台,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医工合作新区域。

刘昌胜校长对两校签约表示祝贺。他表示,今后两校要进一步加强在“四新”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研究创新等方面合作与交流,探索创新更多人才培养新模式。

会上,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朱雪波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两校合作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落地发展的过程。

据介绍,此次签约仪式是为加快推进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发展战略,上海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本着“平等互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就合作培养、课程安排、学生交换、师资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尤其是在“新医科、新工科”建设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建。

合作培养方面,在“新医科、新工科”创新班开设上进行联合培养;学生交换方面,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两校开展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本科生的交换学习;师资共建方面,两校通过教学交流和导师互聘等形式开展。

本次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在两校建立高效协作机制、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所医科大学跻身世界400强,但他们没有机会成为双一流,专业范围太窄?

二轮双一流评选结果即将出炉,目前由于二轮双一流对于高校的各项要求相当严格,所以很多以前信誓旦旦的高校,也没有以前的底气,觉得自己进双一流很容易了,比如此前大家觉得很稳的燕大、南工大、浙工大、广工等理工科高校,估计本轮上车的可能性不大。

相反很多学科单一但是专业特色比较强的院校进入双一流的呼声却是比较高,比如南科大、华南农大等,还有几所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也有望进入本轮的双一流,比如山西大学、湘潭大学等。那么医学院校有哪些能够进入本轮双一流呢?

我国的医学院校目前能够进入双一流的不多,截至目前为止,除了被合并的医学院进入双一流的比较多外,其他专业强的医学院,除了6所中医药大学属于双一流,其他纯西医类的仅有天津医科大和北协和进入了双一流的行列,本轮其余实力强的医学院进入双一流的几率也是有的。

这三所医学院实力很强大,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等,本轮进入双一流的或许有一所都很不错了,如果按照全球高校排名的话,这3所医学院基本位于全球前400强,但是为何很难入选双一流呢?有人说是专业面太窄所致?我们对这三所医学院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看看哪所有机会进入本轮的双一流。

首都医科大学,这是一所实力超很多双一流的医科大,占据了天时地利的条件,实力比肩北大、北协和的医学院,始建于1960年,有8个国重学科,8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前1%,临床全球千分之一,软科排名,首医大位居医学类院校的第2位。

该校拥有2个A类学科,分别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按理说其实力要比天医大强得多,但是由于在北京有太多的双一流高校,所以首都医科大学进入双一流的几率相对要低一些,不过总的来说,首医大进入双一流是迟早的事情。

南京医科大学,这是双非类医学院中实力仅次于首医大的医学院,同样是地理位置不错,加之该校的医学类专业在江苏超越南京大学,建校时间早,而且有15家附属医院,3个国重学科,9个学科进入全球ESI的1%行列中,,三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行列。

四轮学科评估公卫与预防医学进入A+学科,双非医学院进入A+学科的不多,仅有2所,南医大在软科排名中位于第3位,实力的确很强大,加之位于长三角,实力堪比和985合并的上交大和复旦的医学院,很受考生们的青睐。这也是本轮最有希望进入双一流的一所医学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这所医学院受制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但其实力并不差,如果将其搬到发达地区,实力完全可以比肩双一流的医学院了,截至目前建校也是长达95年,有10所附属医院,A类学科也有一个,8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千分之一的行列,在软科排名中,哈医大位于第7位,实力也是可圈可点的。

当然医学院校由于学科单一,在排名及其双一流的评选中,有没法和综合性大学进行PK的实力,所以进入双一流的医学院总数不多,对于以上三所医科大,大家觉得哪一所有可能进入双一流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十朵金花”:南洋医科大学进入第一阵营,中国药科大学进入第八阵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对于医疗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之下,高考选择报考医药类大学的考生,也越来越多。医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好于其他毕业生,薪资待遇也更高。2021年高考,如果我们想报考医药类大学,有哪些选择比较受大家欢迎呢?

软科2021医药类大学排名10强榜显示:以下这10所医药类大学,属于是中国医药类大学“10朵金花”,在医药类大学中的排名相对靠前,从全国排名来看,医药类大学十强的整体排名,全部进入了全国大学百强。具体排名为:

第1名:北京协和医学院,全国参考排名第16名

第2名:首都医科大学,全国参考排名第45名

第3名:南京医科大学,全国参考排名第17名

第4名:天津医科大学全国参考排名第61名

第5名:中国医科大学全国参考排名,第62名

第6名:南方医科大学,全国参考排名第78名

第7名:哈尔滨医科大学,全国参考排名第79名

第8名:中国药科大学,全国参考排名第91名

第9名:上海中医药大学,全国参考排名第94名

第10名:重庆医科大学,全国参考排名第99名

排名第一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早在1917年就成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还有另一块牌子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拥有两种身份:第一,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第二,北京协和医学院同时是我国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拥有这“两个第一”,而且,在中国的医学类大学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最早开创了我国8年制临床医学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等等,使得这所医学院一直走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前沿。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有6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行业。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有4个“双一流”学科。一定程度上,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医学类院校中的“北大清华”。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全国大学排名中,大约相当于全国大学第16名,进入了全国大学20强。因此,如果我们在高考中,分数能够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不亚于考上清华北大。

在医学类大学排行榜中,南京医科大学是“第3朵金花”,成功进入医学类大学前三强。成立于1934年的南京医科大学,拥有19个学院和15家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全国54所参评高校中荣获A+等级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以上这10所中国最好的医药类大学中,有你想填报志愿的大学吗?#医科大学#

重的2021家中医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医学研究的小伙伴们已经看到了

医学界2021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是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实力、教育资源四个维度对150多所中国医学院校(不含中医、药科大学与二级学院等)进行衡量,共涉及13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每个维度都采用极大值法进行计算,每个维度总分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