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建议安徽医科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合并,官方回应是

来源:中安在线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块发布了题为“建议安医大与中科大合并增加安徽医疗水平”的内容:

建议在适当时机将安徽医科大学及所有附属医院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部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其他附属医院以此类推,同时安徽省立医院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参考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这样的院校零基础自建医学院发展几十年专业实力仍很不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样院校的合并现有医科大学/医学院后医学专业实力强势崛起,本人为安徽医疗卫生事业未来考虑,建议中科大与安医大立即合并,强强联合、互通有无、互补长短,争取以中科大的品牌和平台优势、以安医大的医学底蕴优势早日实现安徽医疗水平追平甚至超越江浙沪!早日建成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关于合并后医院和医学院合并的招生和管理问题,

本人建议:1.所有医院的管理参考现在的省立医院,由安徽省和中科大双重管理;2.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学院”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招生分层次(比如根据层次划定高考分数线),第一层次维持中科大现有水平,第二层次对标天津医科大学、同济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水平,第三层次维持安徽医科大学的招生水平;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学院”由中科大直属,但仍由安徽省和中科大双重管理。

对此,安徽省教育厅回复如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多年来为我省经济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作为安徽医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学校始终是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开创者、孕育者和引领者,为安徽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大学的设置包括院校合并属于重大事项,需要统筹考虑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区域和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资源结构布局等各方面因素,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系统论证,认为确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后,由省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审批。

前期,省委省政府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将安徽省立医院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建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承担学校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任务。同时,“十四五”期间,为解决安徽医科大学办学空间不足问题,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扩大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省委省政府支持安徽医科大学在肥西建设新医科中心,占地面积2001亩,一期建筑面积52.2万平方米。因此,我省目前没有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医科大学合并的意向和规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的发展,促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医学科学院):七个学科已进入ESI世界前1%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日前,科睿唯安公布ESI最新统计数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免疫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目前,该校(院)已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总数创历史新高,学科数量首次位居独立医学院校第10位(并列)。其中,临床医学学科位居内地排名21位、独立医学院校第9位,稳居“前十”。

近年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坚持优化学科布局,坚持学科分类建设,设置高峰、优势、特色三类学科。三类代表性学科皆取得不俗成绩。

该校临床医学学科作为山东省高峰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连续7年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近十年,依托肿瘤学、眼科学、皮肤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四个优势方向获得5项国家科技奖,国家科技奖数量在全国临床医学学科中名列前茅。

基础医学学科为该校(院)优势学科、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具有科教医融合特色。相关的2个ESI学科——免疫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另一校(院)优势学科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获批建设山东省第二个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

该校特色学科之一的生物学学科,科教融合、学科交叉特色明显,由科教融合学院——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学学院共同牵头建设。相关的2个ESI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该学科在全国率先推进罕少见病防治基础研究,并建立了罕少见病临床资源库和信息登记系统。

作者:魏海政

海南医学院再次匆忙更名为医科大学,这是省教育厅三年前公布的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据海南省教育厅消息,2月16日,2022年海南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暨“能力提升建设年”动员部署会议在海口召开。会议部署,2022年,海南教育系统大力强化提升教育保障能力等七大方面发力。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海南部署的工作中,在“优化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方面提到:支持海南医学院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建设为“热带医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这一消息意味着海南医学院再次向更名“医科大学”的目标发起冲击。

早在2019年4月,海南医学院就曾在官网发布了一则题为《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全面推进新时代热带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步伐》的消息。其中,透露了不少该校争取更名大学的消息。

当时提到,海南医学院“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就是“到2020年自贸区建成时,在已经取得现有成果和重大突破的基础上,申请成为部省共建高校,实现更名医科大学目标”。而今3年过去了,海南医学院的“大学之路”依然未能实现。

海南省教育厅2019年10月12日公布了一份《关于2019年申报设置普通本科学校的公示》。其中,海南医学院申请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办学地点在海口市,校园占地面积606.21亩,校舍占地面积40.61万㎡。但公示结束之后,海南医学院的进展并未披露。

就在今年1月,海南医学院新闻网曾刊文《校领导调研更名医科大学各项工作》介绍,为抓内涵、提质量,促更名、促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1月7日-13日,学校对三个附属医院和二级学院更名医科大学各项工作准备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调研分为三组,分别由副校长黄元华、孙晓宁、杨伟国带队,更名医科大学专班工作人员陪同调研。

海南医学院坐落在素有“椰城”之称的风光旖旎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海南省省会海口市,是海南省唯一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地处热带地区的医学高等学府。

海南医学院前身是1947年创立的私立海强医事职业学校和1948年创建的私立海南大学医学院。两校于1951年合并为海南医学专门学校,后更名为海南医学专科学校、海南大学医学部。1993年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建立海南医学院,隶属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

澎湃新闻记者还注意到,除了海南医学院再度向更名“医科大学”冲刺外,提出更名为“医科大学”的医学院近来还有多家。

例如,成都医学院去年10月就曾披露正积极对照更名“大学”标准准备申报材料;滨州医学院随后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沈阳医学院披露已提交更名医科大学工作计划和必要申请文件;今年安徽省两会期间,十名安徽省人大代表呼吁支持蚌埠医学院更名为大学。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蒋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