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所五类医学专业院校——满足不同分数考生的选择

此前笔者头条号先后向读者介绍了5类具有医学类专业的省内外高校,共计155所。这部分高校主要针对近年来在甘肃具有医学类专业招生计划的院校,凡只有医学类专业但在甘肃没有招生计划的院校不在统计之内。

为给今年新一届有意向学医考生提供帮助,现将这155所高校按以下5类汇总如下(5类院校列表前文已经刊登,本文不再重复):

(一)29所具有医学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主要包括985、211及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教育部“双万计划”建设点高校);

(二)33所医科大学(学科性大学)开设的医学类专业;

(三)23所中医药大学(学科性大学)开设的医学类专业;

(四)39所具有医药类专业的一般普通综合性高校;

(五)31所一般普通医学院校(学科性高校,理科二本为主)。

ESI最新排名发布:协和医学院出版社!哪三所医学院如此强大?

5月12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ESI从2012年1月1日到2022年2月28日的统计数据。ESI每2个月公布一次,均为上一次数据的基础上增加2个月的数据,但是每年5月份会去除掉最旧一年的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5月ESI排名,剔除了2011年一整年的数据,也就是说:这次公布的数据是一年中变化最大的。

中国内地发表374万篇文章,比上期公布少了4万篇(统计时间多了2022年1、2月,但少了2011年全年,下同)

被引5170万次,比上期公布少125万次;

文章数及文章被引排名均为全球第二;

篇均被引13.81次,比上期少0.21次,比去年同期的12.57次有明显的提升。

内地一共378所高校有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新增8所,退出1所。

进入全球前1%学科的378所高校中(北京协和医学院计入高校,北京协和医院计入机构,分开计算):

中国科学院大学进步1名以全球排名第41名居第一;

清华大学进步7名以全球排名第51名居第二;

北京大学进步6名以全球排名63名位居第三。

ESI排名是什么?有权威吗?

这是百度百科关于“ESI”词条的最新解释:

可以看到,ESI的权威性毋庸置疑。

一般而言,高校的某个学科能进入ESI的前百分之一,就代表这个学科的建设水平很不错了;能达到ESI千分之一的基本上是凤毛麟角,而达到全球ESI的万分之一的学科,则已经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了。

PS: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双非院校,临床医学本次成功跻身5月ESI新晋千分之一学科

医学类院校ESI排名情况

全国上榜378所高校中,医学类院校一共有60所,分别是:

全国排名前50的医学院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23)、首都医科大学(30)、南京医科大学(36)

全国进步最大的医学院校:

杭州医学院(进步315名),其次就是:滨州医学院(进步224名)、贵州医科大学(进步222名)、成都医学院(进步214名)、桂林医学院(进步199名)、遵义医科大学(进步196名)、蚌埠医学院(进步196名)、锦州医科大学(进步180名)等等……

全国医学学科ESI上榜高校名单

国内医学院校的排名是公开的。南京医科大学的学位排名第十,上海交通大学仅排名第三?

现在已经到了高考生复习的最关键阶段,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段时间冲刺,可能会小有收获,但利用这段时间挑挑自己喜欢的学校,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实话,还剩半个月的时间学生们就要迎来高考,肯定有一部分学生心都飞了,学生们在“冲浪”之余就可以看看学校的排名好作参考,这样将来高考分数出来后也不至于太过手忙脚乱。

而对医学院校感兴趣的学生可一定要擦亮双眼,毕竟医学生的“出身”还是很重要的,有些学校的名字摆在那里就像是“金字招牌”,来和笔者了解一下。

国内医学院校排名出炉,首都医科大学跻身前五,榜首实至名归!

学校实力排名很重要,无关乎其他的榜单才最纯粹,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医学院校榜单排名来了,国内医学院校排名公开,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在第一,可以说榜首真是名副其实了。

北京协和医学院非常难考,可以说是医学高校中的“顶流”了,同时也是医学最高教育机构,8年制的医学教育模式就是由这所学校开创的,通过这种方式专业培养为国家输送了很多相关人才,所以排在第一是实至名归。

而排在第二的就是北京大学医学部,虽然北大的护理学专业一直都饱受议论,但这也降低不了北大医学部的名声和实力,所以学生们其实要是低分“捡漏”想考北大的话,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这样来看,上海交大仅排第三?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不过,看到前两所院校的发展后,应该也就释怀了,排在第四的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两所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都很高,部分专业甚至比考清华北大都难,所以没两把刷子也是真的不敢报。

首都医科大学跻身前五,竟然能“力压”华西和同济,可见非同一般,毕竟它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相信很多学生也都奔着这一目的来了北京,毕业后能够留在北京工作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学科分别能排在第六和第七,要是其他专业排名浙大应该能再靠前一些吧。华西、同济分别是第八和第九,南京医科大学位列第十,虽只是双一流院校但也是实力出众了。

而后还有50所院校的排名学生需知晓,可以自行参考,如果拿不准主意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毕竟学生想考医学院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万一滑档更是浪费了学生的高分。

想考医学专业要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学生要做好准备,不可掉以轻心

学生们在选择医学相关专业时,很容易高分选到不喜欢的专业,而且医学相对来说太难了,不管是毕业后找工作的问题,如果以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好好学习,期末考试总是挂科,很容易拿不到学位证。

而且也不是每个家长都支持学生学医,毕竟学医的发展是从多个角度考虑的,如果学生毕业后考不进好的医院,将来高不成低不就更是非常惋惜,所以执意学医也有可能会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学生要权衡利弊再做决定。

更何况,学医想要学有所成,更是要经历太长的时间,动辄8年、10年,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坚持下去,十年如一日地维持着心中热血,本科毕业就就转行的医学生也不少,所以学生要做好准备。

学生高考后分数不同,如果考不上特别顶尖的医学专业怎么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大多数医学专业中,临床医学专业分数线最高,不过学生们想在医学工作中有好的发展,其实这两个专业也不错。

口腔医学专业,现在人们的条件是越来越好了,所以精神追求有所提升的时候,也就不会特别在乎物欲,更是想要一个好的身体,口腔问题也被更多人所重视,关键是不用担心能不能考到大医院去,到小县城开个口腔诊所也非常赚钱。

还有就是医学影像专业,这一专业涉及到医院很多个科室的工作,所以也比较缺相关人才,工作量也大,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考虑。

写在最后:看到国内医学院排名之后,你有没有确定了自己心仪的院校?当然专业的选择也很重要,二者的重要程度不相上下,所以学生们要加油,为高考全力以赴,加油!

今日话题:你最看好哪所学校,有你喜欢的医学专业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强的列表!中国排名前15位的医科大学可分为四个年级。你在几年级?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高等院校体系中,大致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综合性大学,还有一种是专业性的大学。不过,现在很多高校都是往综合性院校发展,行业特色院校相对发展态势较弱。不过也有一些是依旧保持自身特色,稳步发展的。比如我国的医科类大学,这类高校它们的发展现在是越来越好了。

高考临近,想必家长们也是非常迫切地想要多多了解我国的大学。所以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医科类院校的世界。

我国高校众多,医学类院校也有不少。在我国排名20强的医科大学,大致可以将它们分为4档,不知道你在第几档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档: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了,第一档就它一所学校,目前来看,还真没能与之平起平坐的。实力之强悍,在同领域内,无“校”能及,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医学界中的什么成就就不用多说了,北协和基本都获得了。它每年的专业录取分并不比清华北大低,临床和护理的学制都是八年直博,北协和的文凭在国外也很吃香的。

第二档: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在1960年建校,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是王牌专业,2021年在陕西的理科招生录取分高达616分,3216位,口腔医学专业分最高,为642分。

天津医科大学属于211院校,是天津政府、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共建大学,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就业很好,是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去年在陕西的理科招生录取分为570分,位次9563,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分最高,为607分。

南方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广州,该校的医学教育在广东仅次于中山大学医学院。2021年在陕西的理科招生录取分为535分,17726位。该校之所以分数这么低,是因为个别专业的原因。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该校就好考了,我查了一下它的最高专业分为624分,乃临床医学专业,位次是2503。由此可见,选大学,尤其是医科类院校,可千万不能只看院校投档线,专业分才是重中之重啊!

中国医科大学坐落于辽宁沈阳,光看这个校名就知道来历不小了。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纯正的“红色血统”。迄今为止,学校培养了近10万高级医学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为我国的卫生管理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21年在陕西的理科招生录取分为582分,7462位。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最高,为607分。

第三档:南京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丶温州医科大学丶广州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都在今年成功晋升为“双一流”院校,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估计今年这个录取分又得上涨了,去年南京医科大学在陕西的录取是572分。医学院校的招生很容易滑铁卢,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去年在陕西的招生录取分仅为450分。不过临床医学的专业依然是很高的,为597分。

由此可见,学校的录取分可能会因为考生的填报心理而下降,但是像临床医学这样的热门专业,录取分是一直居高不下的。

重庆医科大学的法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非常强,所以今年重庆医科大学成为了我国首批“检验医师培训试验班”试点高校,目前国内仅有5所,温州医科大学也在列。温州医科大学最强势的就是它的眼视光学了,国内水平一流。

第四档:山西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

这个最后一档医科类院校,基本都是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的,甚至稳居第一。相比之下,这些院校的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它们在当地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基本上是不用担心就业的。

说到最后:

我需要在最后说明一点,今天的主要内容是以医科命名的院校做的分类,没有加上附属学院,所以类似中南大学的湘雅、四川大学的华西、山东大学的齐鲁等这样的大学,不在 其中。其实它们任何一所学校,实力都是非常强的。

2022年的高考马上就要到来了,笔者都不由自主为孩子们紧张起来了。祝愿所有的学子们都能够金榜题名。

今日话题

以上4个档次的医科大学,你能上哪一所呢?欢迎留言评论!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非常感谢!文字内容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如果你想进入医科大学,看看这三所学校吧!这是今年第一次获得批准和注册

#头号周刊#

【了解更多报考信息,请点击上方关注】

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医生是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也是很多考生求学的目标。近日,教育部就正式批准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5所高校开展检验医师培养改革试点工作,设立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采用“临床医学本科+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加强高层次检验医学人才培养。

这5所高校中的另外3所医科大学,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实力也都很雄厚。

第一所:重庆医科大学

学校是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专业都已通过了教育部的专业认证。

重庆医科大学是国内首批开设医学检验本科教育的高校,“医学检验技术”是国家级一流专业,专业排名长期名列前茅。这次获批的“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将从今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30人,优秀应届毕业生将以推免方式进入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经过规范化培训成为检验医师。

第二所:温州医科大学

学校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的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都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着完备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眼视光医学也是全国闻名。

温州医科大学这次获批的“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招生,本科阶段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获得学校推免资格后进入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阶段学习。

学校的学科实力可以说非常的雄厚,附属医院都是三级甲等医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温州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硕与检验医师规范化并轨培养以来,已毕业四届,毕业生100%在三级医院就业,具备良好的临床检验诊断专业的教学、实践和规培的能力。

近五年来,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推免到一流大学高校比例达到65%左右,临床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一直位居全国前10,学校的实力可以说是不容小觑。

第三所:中国医科大学

学校位于辽宁省会沈阳,是原卫生部直属的高等医学院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也是唯一走完长征路的学校。学校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法医学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还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办学实力可以说非常雄厚。

学校这次获批“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为八年一贯制培养,本科阶段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获得学校推免资格后进入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阶段;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和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培养“懂检验的临床医师”和高层次复合型检验医学人才。

以上3所医科大学,虽然都是双非院校,但这次和北大、四川大学同时获批开展检验医师培养改革试点工作,设立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可以说是对学校实力最好的证明。3所在多数省份最低录取分数都是在500多分到600分左右,想要报考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报考。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不要混淆三个“南方医学”:一个是双一流学校,另一个刚刚转学。最好的名字没有这个好

为了便于传播,每所大学都会有自己的简称,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有些是学校章程明文规定的。不管怎么样,简称是非常受各所大学所重视的。

由于我国高校众多,大学校名很多相近,造成大学简称时常“撞车”同名,搞出不少纷争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的“南大”之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也说服不了谁,还是各自使用着“南大”作为简称,谴责对方使用。

这不,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的“南大”之争还尚未有定论,眼下又一个由“南”字引发的简称“南医”之争,怕是要在不久的将来上演。

“南医”本来是双人转,同属于南京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各自简称使用“南医”或者“南医大”,倒也没闹出什么不方便。毕竟一个人在南京,影响力在苏浙皖三省;一个在广州,深耕于广东珠三角周边,很少有交集。在各自的地盘上,“南医大”医科品牌深入人心,没必要沽名钓誉,硬把“南医”据为己有。

再说长久以来,两校同命相怜,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医科强校,公认的行内最强候选,却由于种种原因接连错失“211”、“双一流”,有苦说不出,只有专心做学问。

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出炉,南方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遭遇冰火两重天。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南方医科大学再次遭遇滑铁卢,更可气的是,一向实力不如自己、声名不如自己的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增选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现在两所“南医大”,一所脱帽“四非”,一所继续宿命,境遇两不同。

未来随着“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南京医科大学影响力显然不会只满足于江浙皖三地,大概率会“北山南下”去更高舞台证明,南下最终落脚点显而易见就是广东的广州和深圳。广州和深圳正是南方医科大学的传统势力范围,南京医科大学如果这么去插上一脚,势必会对南方医科大学造成一定冲击,两所“南医大”正面交锋在所难免了,估计就开始在乎了。

假如在招聘会上,考官问是哪个学校的?回答是“南医大”,你猜指的是南方医科大学还是南京医科大学。

这边“南医大”还未情定谁家,那边又有一所“南医”横空出世,这便是南昌医学院。

南昌医学院是由独立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转设过来的公办本科医学院校,成立之处就肩负着补齐江西医学教育短板、构建江西公共卫生体系重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南昌医学院成为团宠,从一经创办,就解决了无数新办医学院为之头痛的附属医院问题,而且是把江西省数一数二的江西省人民医院划给南昌医学院作为直属第一医院。不仅如此,还把实力同样强劲的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省胸科医院分别作为直属第二医院、第三医院,并且加快马力,大搞基建扩建南昌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有三所省一流医院加盟,南昌医学院成立之初,临床医学院的实力就隐隐在赣南医学院之上,直逼江西一哥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

江西省为了实现资源集中,快速发展,可以在给南昌医学院配置的领导干部中窥到端倪。南昌医学院党委书记、校长由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江西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水平同志担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由汪晓斌、龚建平、李秋根、操秋阳等同志共同担任,他们可都是江西省卫健委副主任。可以说南昌医学院的校领导,领导着江西省卫健委,领导着江西省全省医疗资源,你说南昌医学院需要点什么,他们能不给?

所以说南昌医学院人小志气大,含着金钥匙出生。不要小看是新办医学院,它能把办学源头横跨半个多世纪,直接追溯到1937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医学院。

南昌医学院简称“南医”,未来升格为南昌医科大学,简称“南医大”已是板上钉钉了,为什么呢?

瞧一瞧南昌医学院的校徽就知道了,校徽中央就是一个“南”字,相当于官宣了,如果不叫“南医”难道叫“昌医”?又见南昌,南京你说苦不苦?现在还多了一个南方。

那我们到底把谁简称为“南医”或者“南医大”适合?

我们不妨学学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以实力相论。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昌医学院论实力不要说南昌医学院肯定最后,就是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来,也无法匹敌这两大医学巨头。南京医科大学虽说贵为新科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毕竟入选一流学科非主流医学学科“临床医学”,在医学综合实力方面还是不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说什么也是首批13所中唯一一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说明它的江湖地位。

又或者以历史定论,南昌医学院虽然够牛,把历史可以追溯到中正医学院,以及1949年更名的南昌医学院。但大家都知道,这个历史是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的,它只是移花接木,再续南昌医学院烟火而已,跟同济大学医学院再造同济如出一辙,南昌医学院创办时间就是在2021年,算是初出茅庐。

南方医科大学办学历史不算短,创建在1951年,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以“第一军医大学”存世的,直到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算下来“南医大”历史不足20年。

最后南京医科大学,创办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93年,又升格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这样算下来,南京医科大学已经使用“南医”多达半个多世纪了,就是“南医大”也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很多圈内人士可能早已习惯了“南医”“南医大”就是南京医科大学了。

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昌医学院三所“南医”,趁谁都还没有对“南医”“南医大”有纠纷时,我们不妨区分如下规定一下各自简称。

南京医科大学:南医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

南昌医学院/南昌医科大学:南医

这样,大家都有“南”,区分都不难!各位网友不知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指正!

当年合并的医科大学逐渐争夺独立办学权,未来的医学发展会更好

起源于1928年位于开封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独立建制为河南医学院、1958年迁至郑州、1984年升格为河南医科大学、2000年与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合并成立新的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医学院的历程,是国内很多医学院校的发展历程。

目前郑州大学的医学类学科,拥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有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技术、护理学、药学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在第二轮双一流评估中,郑州大学的临床医学进入双一流学科行列,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中,学校的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5个专业入选,学校目前拥有13加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达到12家。

2022年3月中旬,郑州大学决定将郑州大学医学院更名为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实行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合署办公,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学科科研办公室、本科生办公室、研究生办公室等,同时附属医院也纳入其管理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郑州大学医学院改名为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是一种“分家”、“拆分”,对于原河南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来说,现在又可以称之为“河医”了,响应了当年300多为教授呼吁恢复“河南医学院”名称的呼声。

无独有偶,我们往前看,2021年的苏州大学医学院更名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恢复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后的原名;2017年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从而让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获得相对独立的办学权。

很多的网友对上述郑州大学、苏州大学和山东大学给予医学院更多的办学权叫作新式拆分,其实这种方式就是国外高校最常用的学部制。学部制分为有独立办学权和没有独立办学权两种形式,比如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原来不具有独立办学权,改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后给予了相对独立的办学权。

另外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一开始就享有独立的办学权,因为当年的北京医科大学也是一所非常强大的高校,不愿屈居北京大学下面作为一个二级学院而存在,经过双方的多轮次沟通协调,北京大学借鉴了国外的学部制,合并后的北京医科大学改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虽然名字挂上了北京大学,但是医学部享有自己完全独立的管理权。大家现在看到的北京大学医学部,自己享有单独的招生计划与代码,自己的毕业生就业报告单独编制,本质上还是一所独立的高校一样。

随着越来越多的原医学类高校回归学部制或争回独立办学权,呼唤华西医科大学独立办学的呼声也响彻全国,2020年在华西医科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曹泽毅教授呼吁华西校友与四川大学校友共建新华西、新川大。

与此同时,网络上一片呼声,要求并入中南大学的湖南医科大学恢复独立办学,湖南医科大学在并入中南大学20余年之后,在两轮双一流学科评估中,中南大学在医学领域颗粒无收,这对当年的“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齐鲁”四大医学院而言,其它三所均进入了双一流行列,唯独南湘雅却在外,这是很多原来湖南医科大学校友们所无法忍受的。

其实,对于很多医学类高校来说,再从合并的高校中独立出来,无论从办学经费、办学难度上来看,都会很艰难,从目前的三所高校改革来看,以学部制或者在统一的管理下恢复原医学院校的独立办学权,这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办法。

天津的30所本科院校在天达排名第一,在南开排名第二,第30。学院和大学的名称非常混乱

天津是我国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一个直辖市,目前市内有本科层次高校三十所,其中五所是双一流。

那么,天津的高校排名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高校值得我们选择呢?天津30所本科高校排名,天大第1南开第2,第30名校名迷惑性很强!

排名前二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源于北洋大学堂,和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同时期诞生,可谓是底蕴深厚。

如今的天津大学是一所工科实力特别突出的高校,学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光学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也是全国顶尖。在如今工科高校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天津大学可谓是站在风口上,但是天津大学主要强在传统工科,热门工科还不算顶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南开大学也是老牌高校,很多人知道这所高校还是因为当初它和北大、清华共同组建了西南联大。

如今的南开大学是一所理科和人文社科比较突出的高校,工科实力比较一般。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学校没有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十分尴尬。但是学校毕竟底蕴还在,综合实力依旧很强。

除了天大和南开,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都是有一定实力的高校,其中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天津财经大学因为财经属性,生源质量很不错,天津医科大学是我国比较少见的医学类211院校。

排名第十的是中国民航大学,如果毕业后准备去民航领域就业,比如当飞行员或者当空姐,中国民航大学不容错过,这所学校的飞行技术专业值得考虑。排名第十三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名字像专科实际上是本科,这所学校主要是培养幼儿园和中等专科院校的师资,对这所高校有兴趣的可以考虑。

天津市校名迷惑性最强的是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这所高校是民办属性,排名全市本科高校的第30名,也就是倒数第一名。

在很多人看来,某某高校临床医学院很像是他本部的二级学院,比如一些学校的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等,但是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却是一个民办独立学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是两所不同的高校。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取这么一个迷惑性强的校名,很多学生都被忽悠了。

总而言之,天津市高校很多,实力强的高校也很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所。

对此,你怎么看?

大学|这所“国家前缀”医科大学实际上是一所“四非”大学?

高考资讯·指导杂志

大学、专业、学科、志愿、励志……那些事儿

关注

有人说,中国医科大学空有国字号名头,却是个四非大学(非985、211、双一流),是没落的贵族。

其实中国医科大学实力并不差,排名和录取分数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在东北就流传着“中国医大是东北医学高校之王”的传说。并且,中国医大虽是四非,很多高校接受保研生时,却会把中国医科大学与985、211列为一档。今天,请和求学君来了解一下这所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

中国医科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1年,1940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

优势学科专业

中国医科大学学科实力强劲,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学校共有普通本科专业22个,其中13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医科大学7个学科进入B档。其中,临床医学位列B+,生物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5个学科为B,护理学为B-。

国家重点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皮肤病与性病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法医学、护理学、生物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就业特色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0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正、副部长10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7位。

点击可查看:中国医科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pdf

录取分数

中国医科大学面向全国多个省份招生,点击可查看中国医科大学2022年在各省分专业录取详情。

校园风貌

中国医科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校园风光美丽。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图片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微信编辑:求学 王艳琴

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2年,“医科大学”排名公布。北京协和医学院不负众望,哈尔滨医科大学表现良好

一所好大学,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命运,这也是学生在高考之前努力学习的原因,毕竟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有学生选择报考医药类大学,但国内的医药类大学有很多所,每所大学的实力都不一样,那么这就需要学生们对国内的“医药大学”排行榜进行一定的了解。

2022“医药大学”排行榜公布,中国医大跻身前5,第9名备受争议!

在2022“医药大学”排行榜当中,占据榜首的高校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相信学生们对这所高校都是不陌生的,毕竟该校的知名度在国内还是比较高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不仅地理位置占据优势,并且就业率也深受学生们的认可,而该校当中的外科学、免疫学以及胸心外科等专业,均属于王牌专业

紧随其后的高校是首都医科大学,这所高校同样位于北京市,而该校不仅是教育部共建院校,还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实力是不容小觑的。

而该校当中的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生物医学专业等,均属于王牌专业,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也是不容小觑,很值得学生选择。

占据第3名的高校是南京医科大学,这所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大学,无论是实力还是教学质量,都是比较占优势的,深受学生与家长的青睐。

该校当中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等,均属于优势学科,只要学生能够在该校做到认真学习、提升自己,就能够获得一个不错的发展。

占据第4名的高校是哈尔滨医科大学,不得不说,这所高校的表现是非常亮眼的,这所高校相信都是当地学生不陌生的,最重要的是,该校的创办时间也是不短的,已经快有百年的历史。

而该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麻醉学专业以及医学影像学专业,均属王牌专业,就业率颇高,有想法的学生不容错过。

占据第5名的高校是中国医科大学,该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虽说地理位置不是很占优势,但实力还是比较不错的,并且分数线也不低。

该校当中的法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以及生物科学专业,均属于王牌专业,只要学生的分数能够考上这所大学,并且努力学习,就业自然不是问题。

以上就是2022“医药大学”排行榜的前5名,相信学生们都已经了解,而占据在第9名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却备受争议。

因为多数学生都觉得以该校的实力,应该占据在前5名当中,难道是它出现退步了吗?实际上并没有,只是排名考察的方向不同,所以排名才出现差异,而且学生们在参考大学排名时,也要理性看待。

学医不是“儿戏”,学生在选择之前要三思而后行

其实多数选择学医的学生,都是因为自己本身喜欢医生这一职业,但有些学生选择学医,却是因为医生岗位的薪资待遇,若学生只有这样想法的话,一定不能成为一名医生

医生可不是学生想当就能当的,学医不是“儿戏”,毕竟这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学生在选择学医之前,应该要三思而后行。

最重要的是,就算学生将来不想成为医生,在选择其他专业的时候,也应该认真谨慎,因为现在有些专业表面看似热门,实际依旧需要学生面对就业难题。

所以说,学生在做选择之前,一定要看一看是否适合自己、选择之后能否认真学习,这些都需要学生认真考虑,毕竟未来发展才是关键。

若学生执意选择学医,就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随着近些年特殊情况的影响,导致医学类人才大量紧缺,而有一些想要为国家多做一些贡献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纷纷报考医药类大学以及专业。

还有一些学生的父母是医生,学生多年受到父母的熏陶也会选择学医,但学生们若是执意选择学医,就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因为学医并没有学生想象的那样简单,不仅需要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做到非常认真,并且在实践的时候,也应该做到更加仔细,毕竟这不是儿戏。

而且学医“挂科几率”很高,要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出现挂科情况的话,那么学生毕业都有可能会成为一大难题,就更不要说就业了。

学医的学生若是不想挂科,就要在考试之前将“整本教材”进行复习,不得不说,学医是真的很辛苦,甚至在就业之后也要不断学生,所以学生若是不能吃苦的话,真的不太适合学医。

今日话题:你对2022“医药大学”排行榜,有什么样的看法?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